中國國庫券發行最早是什么時間
中國國庫券發行最早是1950年1月5日。
1950年國家發行了最早的國家債券“人民勝利折實公債”,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的單位定名為“分”,第一期公債總額為1億分,于1月5日開始發行,公債年息5厘。
第二期因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好轉,停止發行。
公債票面分為:一分、十分、一百分、五百分四種。
1950年公債的發行拉開了中國發行國庫券的序幕。早期公債的發行,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支援解放戰爭,迅速統一全國,以利于安定民生,恢復和發展經濟,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重要金融措施。此后中央財政部于1954年至1958年之機車借錢間又發行了“國家經濟建設公債”。
到了1958年這個特殊的年代,國家的經濟秩序由于“大躍進”、“浮夸風”被打亂,國債被迫暫停。
直到1981年國家恢復國債的發行。
1981年以后至1996年的十多年內,發行的國庫券都是實物券,面值有1元、5元、10元、50元、100元、1000元、1萬元、10萬元、100萬元等。從1992年國家開始發行少量的憑證式國庫券,1997年開始就全部采用憑證式和證券市場網上無紙化發行。但在國庫券恢復發行之初的20世紀80年代,很多人對國庫券和當初發行的股票一樣認識不清,那時發行采用攤派的形式。進入20世紀90年代,人們逐漸對國庫券有了認識,國庫券采用承銷包銷方式發行。國庫券的發行也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。自1998年開始,我國停止了票面式國庫券的發行。
參考資料:http://baike.baidu.com/link?url=vtpWE3HoXmr5kHY2d6H9P2_YZCwFe48pe5mmYP6t9e55hEoHQRMn2LfRf2Fh7T0LTFz5T4Z1OXJYrLja5xGuQq
中國銀行能兌換國庫券嗎
在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兌換,如果你的券品相不是很差,建議你當成收藏品賣出去,價格會比你到銀行兌換高出很多。
按照規定,國庫券的持有者仍可到當地人民銀行辦理兌換。不過,這種過期國庫券在兌換時只能按票面上的期限計息,銀行并不支付逾期利息。
1987年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庫券5元值多少錢
品相太差,沒人要的,紙幣收藏一定要未流通過的收藏價值高,除非全新還款台中當鋪的值幾萬,舊的也值幾百上千,而你這三張全新的,十元市場價一百上下,5元市場價三十元,一元全新市場價五十元
中國國庫券市場是如何發展的?台中大雅區當鋪
中國國庫券市場相對不夠發達。
1981年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》的頒布,標志著我國重新開始發行國債。
1981年至1996年的十多年內,發行的國庫券都是實物券。
1998年,由于種種原因,短期國債停止發行。
2003年起又開始恢復發行,2007年,財政部共發行國庫券2261.5億元,較往年有較快的增長,但是規模依然較小。
為什么中國還要發國債?
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,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,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,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,用于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,以促進經濟的發展。在增稅有困難,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,采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,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。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,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。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,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。 在償債的高峰期,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,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,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,“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。
新中國成立最早發行的是哪種國債
新中國成立后至今,我國國債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階段:
第一個階段(1950-1958年):
新中國成立后于1950年發行了"人民勝利折實公債",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債。在此后的"一五"計劃期間,又于1954-1958年間每年發行了一期"國家經濟建設公債",發行總額為35.44億元,相當于同期國家預算經濟建設支出總額862.24億元的4.11%。
1958年后,由于歷史原因,國債的發行被終止。
第二個階段(1981年至今):
我國于1981年恢復了國債發行,時至今日國債市場的發展又可細分為幾個具體的階段。
1台中和平區當鋪981-1987年間,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為59.5億元,且發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。這一期間尚不存在國債的一、二級市場,國債發行采取行政攤派形式,面向國營單位和個人,且存在利率差別,個人認購的國債年利率比單位認購的國債年利率高四個百分點。券種比較單一,除1987年發保密借錢行了54億元3年期重點建設債券外,均為5~9年的中長期國債。
現在中國銀行還收國庫券嗎?別的銀行有收得嗎?
這種國庫卷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行的,可以去問一問當地的財政部門或者是銀行看看能否回收,沒有人收,也可以自己收藏。